2025年9月,印度官方公布了未来15年国防力量发展展望计划,其中第三艘航母的规划直接引发了军事圈的讨论。 这艘航母计划采用核动力,满载排水量达6.5万吨,还配备2条电磁弹射器,舰载机更是要在光辉战机基础上研发国产五代机。 刚看到这组配置时,我第一反应是印度把航母发展里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全凑到了一起,要知道这些技术连不少军事强国都得按步骤突破,印度却想一次性拿下。 要聊印度这次的航母计划,得先说说它的航母底子,早在上世纪后期,印度就从英国买了两艘二手轻型航母。 分别叫“维克兰特号”和“维拉特号”,靠这两艘船,印度成了南亚第一个有双航母编队的国家。 老一代军迷对这两艘船应该有印象,当时它们搭载的是海鹞垂直起降战机,虽说性能不算顶尖,但在区域内确实有优势。 到了21世纪,印度又从俄罗斯引进了基辅级航母的四号舰“巴库号”,俄罗斯给它做了全面升级,2013年交付后改名叫“维克拉玛蒂亚号”。 这艘船是4万吨级的中型航母,舰载机也换成了俄罗斯的米格-29K。
不过买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,印度后来决定搞国产航母,新船也叫“维克兰特号”,算是第二代,这艘船1999年就立项了。 本来想靠俄罗斯、法国这些国家的技术支持快点建成,结果因为本土造船效率低、关键部件老要进口,一直拖到2022年才服役。 现在印度海军手里的“维克拉玛蒂亚号”和国产“维克兰特号”,都是4万吨级,而且都用了舰艏滑跃甲板,这个设计有个明显问题,米格-29K没法满油满挂起飞,作战半径和载弹量都受影响。 反观美国、法国,还有中国的福建舰,早就用了弹射起飞,舰载机的作战效能比滑跃式高不少。
本来想印度接下来的航母计划会稳一点,在现有基础上小改,毕竟国产“维克兰特号”刚服役没几年。 可没想到2025年的计划直接推翻了之前的想法,2024年的时候,印度第三艘航母还定位成“维克兰特号”的优化版,吨位和配置都没大变化,结果一年不到就改成了6.5万吨的核动力航母。 这个吨位跟中国的山东舰差不多,可配置上却想一步到位,连电磁弹射都加上了,更有意思的是看印度公布的航母概念图。 舰岛造型跟意大利的“加富尔号”航母几乎一模一样,都是紧凑型上层建筑,带一体化桅杆和相控阵雷达。
可“加富尔号”才2.7万吨,印度这航母是6.5万吨,这么大的舰体装个小舰岛,重心能不能稳住都是个疑问。 再看飞行甲板,明显是模仿法国的“戴高乐号”,斜角甲板加弹射器的布局,可“戴高乐号”才4.2万吨证券配资APP,用的还是蒸汽弹射,而且因为动力不足,弹射效率一直不高。 印度想在6.5万吨的船上装2条电磁弹射器,甲板承重和电力供应怎么解决,现在还没看到靠谱的方案。 先不说别的,单说电磁弹射器这一项,就够印度头疼的,截至2025年,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掌握成熟的舰载电磁弹射技术。
美国福特级航母用的是中压交流技术,可直到现在,平均无故障间隔也才400次左右,远没达到设计的1200次。 中国福建舰用的是自主研发的中压直流技术,公开测试里无故障间隔已经突破1000次,稳定性更胜一筹。 关键是中美都明确不会把这技术出口给印度,印度只能自己研发,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之前连电磁弹射的预研都没做过,现在说要5年内搞出来,这难度真不是一般大。 舰载机的问题也不小,印度计划在光辉战机基础上搞国产五代机,先说说光辉战机本身,1983年就立项了,2015年才正式服役。
性能还跟不上主流三代机,最大飞行速度1.6马赫,作战半径才500公里,载弹量也只有3.5吨。 截至2025年,印度空军也就接收了40架左右,连舰载版都没验证过,现在要在这个基础上搞五代机。 得突破隐身涂层、有源相控阵雷达、矢量发动机这些技术,可印度在这些领域连成熟的成果都没有。 搞不清印度是怎么规划时间的,参考中国歼-35舰载五代机,从研发到首飞用了8年证券配资APP,还依托了成熟的四代机技术基础。
印度要是从零开始,这五代机怕是要拖到2040年之后,到时候航母造好了,飞机还没影,这不白费功夫吗? 最让人意外的是核动力系统,印度计划给这艘航母装国产核反应堆,要知道,截至2025年,中国都还没服役核动力航母,只是在小型化核反应堆领域有了突破。 比如中核集团的“玲龙一号”已经完成陆上试验,为后续研发打下了基础。 而印度呢,目前只有陆基核反应堆和核潜艇用的反应堆,核潜艇上的那个功率才83兆瓦,只能让潜艇以20节的速度航行。
可6.5万吨级的航母,需要的核反应堆功率至少得200兆瓦以上,印度连这种大功率小型化核反应堆的研发经验都没有,更别说还要考虑海上环境的防腐、抗震这些问题。 印度在舰载核动力这块,完全是“纸上谈兵”,连入门的门槛都没摸到,对比中国和印度的航母发展路径,就能看出明显差别。 中国走的是“改造-仿制-自主创新”的路子,2012年服役辽宁舰,摸清了滑跃甲板航母的技术,2019年服役山东舰,在辽宁舰基础上做了优化,掌握了自主建造常规动力航母的能力。 2024年服役福建舰,直接突破了电磁弹射技术,每一步都在积累经验,国产化率也越来越高,福建舰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%。
印度总想“跨越式”发展,跳过常规动力弹射航母的阶段,直接上核动力加电磁弹射的配置,手里没技术,产业链也不成熟,航母用的特种钢、大型螺旋桨这些关键部件还得进口。 如此看来,印度这次的航母计划,有点像把所有高难度任务堆到一起,最后很可能重蹈国产“维克兰特号”多次延误的覆辙。 毫无疑问,印度想搞6.5万吨级核动力航母,确实能看出它打造“蓝水海军”的雄心,但野心终究要跟实力匹配。 如果印度先降低指标,比如先研发常规动力弹射航母,把电磁弹射、舰载机这些基础技术突破了,再谈核动力,或许还靠谱些。
现在这样硬上高配置,短期内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,对比中国的稳步发展,印度或许该先想想怎么把“国产”这块短板补上,毕竟国防装备发展不是画图纸,得一步一个脚印来。 印度这艘航母的后续进展,我会持续关注,但就目前来看,更像是一个“美好的愿望”,要落地还有太长的路要走。
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